回向真人并大士释义


【回向】语。谓回转自己的功德,趋向众生和佛果。南朝陈徐陵《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》:“俱识还源,竝知回向。”元本高明《琵琶记·五娘到京知夫行踪》:“能吃酒,会噇斋,吃得醺醺醉,便去搂新戒。讲经和回向,全然尷尬。”《西游记》第一百回:“待交了经,就来与你回向也。”1.回首面向。《书·召诰》“面稽天若”孔颖达疏引汉郑玄曰:“面,犹迴向也。”2.佛教语。谓回转自己的功德,趋向众生和佛果。北周庾信《道士步虚词》之七:“归心游太极,迴向入无名。”倪璠注:“《维摩詰经》:‘志当安住,方便迴向。’……僧肇曰:‘迴彼杂行,向于一乘,

【真人】称存养本性或修真得道的人。亦泛称“成仙”之人。《庄子·大宗师》:“古之真人,其寝不梦,其觉无忧,其食不甘,其息深深……古之真人,不知説生,不知恶死,其出不訢,其入不距;翛然而往,翛然而来而已矣。”《淮南子·本经训》:“莫死莫生,莫虚莫盈,是谓真人。”汉王逸《九思·守志》:“随真人兮翱翔,食元气兮长存。”《旧唐书·玄宗纪下》:“天寳元年……庄子号为南华真人,文子号为通玄真人,列子号为冲虚真人,庚桑子号为洞虚真人。”宋苏轼《甲子日雨》诗:“赖有真人不飢渴,闭门却埽但焚香。”《剪灯新话·牡丹灯记》:“邻翁曰:‘

【大士】高尚的人。《管子·法法》:“凡论人有要,矜物之人,无大士焉。”尹知章注:“大士不矜,谦以接物。”《韩诗外传》卷九:“孔子曰:‘大士哉!由来,区区汝何攻?赐来,便便汝何使?愿得衣冠为子宰焉。’”2.佛教对菩萨的通称。南朝齐周颙《重答张长史》:“夫大士应世,其体无方,或为儒林之宗,或为国师道士,斯经教之成説也。”唐湛然《法华文句记》卷二:“大士者,《大论》称菩萨为大士,亦曰开士。”3.特指观世音菩萨。《红楼梦》第五十回:“不求大士瓶中露,为乞嫦娥槛外梅。”4.对高僧的敬称。宋苏轼《金山长老宝觉师真赞》:“望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