既然宾主相酬释义


【既然】本来如此;已经如此。《汉书·赵充国传》:“失之毫釐,差以千里,是既然矣。”金王若虚《复之纯交说》:“今胡其齕汝趾而嚙汝喉出於外者,亦既然矣,伏於中者,竟如何哉。”2.连词。用在上半句话里,表示先提出前提,而后加以推论。《水浒传》第二回:“既然令郎肯学时,小人一力奉教。”清李渔《奈何天·密筹》:“恩主既然信用,卑职怎敢推辞?”徐迟《哥德巴赫猜想·祁连山下》:“既然如此,当初何必要派遣他,西出嘉峪关,万里迢迢的,去寻找石油呢?”典

【宾主】主”。宾客与主人。《礼记·乡饮酒义》:“乡人,士君子,尊於房中之间,賔主共之也。”《史记·孟子荀卿列传》:“是以騶子重於齐。适梁,惠王郊迎,执宾主之礼。”唐韩愈《原道》:“其位:君臣、父子、师友、宾主、昆弟、夫妇。”洪深《劫后桃花》五七:“宾主刚坐定,祝太太忽又四面寻看。”

【相酬】唱和;酬对。唐韩愈《双鸟》诗:“还当三千秋,更起鸣相酬。”宋朱熹《再和油字韵》:“箇里竟能无一语,应慙二鸟起相酬。”明袁宗道《六月三十夜同萧允升过黄思立斋头》诗:“一见生狂态,相酬多謔言。”2.报答;酬谢。《东周列国志》第三二回:“某等愿送汝君归国,何以相酬?”清管同《黄蛟门传》:“人或招饮食,必坚拒逃匿,须要觅牵持,不得已而后至。经数日輒相酬,其丰腆恆加倍。”汉

杂剧·杜牧之诗酒扬州梦其它诗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