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太和】太和”。亦作“大和”。1.天地间冲和之气。《易·乾》:“保合大和,乃利贞。”大,一本作“太”。朱熹本义:“太和,阴阳会合冲和之气也。”《汉书·叙传上》:“沐浴玄德,禀卬太和。”《文选》作“太龢”。唐元稹《竞渡》诗:“数极鬭心息,大和蒸混元。”清陈梦雷《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》:“神人之怨恫俱消,太和积为丰登之庆。”2.人的精神、元气;平和的心理状态。唐刘长卿《同姜濬题裴式微余干东斋》诗:“藜杖全吾道,榴花养太和。”宋司马光《论燕饮状》:“伏望陛下当此之际,悉罢燕饮,安神养气……无益奉养者,皆不宜数御以伤大和
【间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古閑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居閑切《正韻》居顏切,音蕑。《說文》隙也。从門从月。會意,亦形。《徐鍇曰》門夜閉。閉而見月光,是有閒也。《禮·樂記》一動一靜者,天地之閒也。《莊子·山木篇》周將處夫材不材之閒。又《史記·郭解傳》洛陽人有相讐者,邑中賢豪,居閒以十數,終不聽。《註》居中爲他道和輯之。《周語》我先王不窋,用失其官,而自於戎、翟之閒。又容也。《禮·文王世子》凡待坐於大司成者,遠近閒三席。《註》閒,猶容也。《前漢·文帝紀》願請閒。《師古註》閒,容也。猶今言中閒也。請容暇之頃,當有所也。又也。《
【举】〔古文〕《廣韻》居許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苟許切,音莒。《說文》對也。一曰輿也。《徐曰》輿輦。《增韻》扛也。又挈也。《廣韻》擎也。《周禮·冬官考工記·廬人》兵同强,圍欲細。《註》,謂手所操。《杜甫詩》觴白眼望靑天。又《增韻》立也。《左傳·文元年》楚國之,恆在少者。《註》,立也。又言也。《禮·曲禮》主人不問,客不先。又《雜記》過而君之諱,則起。《註》,猶言也。又動也。《楚語》夫事君者,不爲外內行,不爲豐約。《註》,動也。《前漢·張蒼傳》人主無過。又《韻會》稱也,揚也,拔也。《禮·檀弓》所於晉國,管庫之土,七十有
【贤良】有德行才能。《汉书·孔光传》:“退去贪残之徒,进用贤良之吏。”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四十回:“再説咧,你姐儿俩还这么贤良呢!”草明《乘风破浪》二十:“只因这位雍容大度的贤良的妻子的一句话,使宋紫峰进退两难。”2.有德行才能的人。《周礼·地官·师氏》:“教三行:一曰孝行,以亲父母;二曰友行,以尊贤良;三曰顺行,以事师长。”贾公彦疏:“二曰友行以尊贤良者,此行施於外人,故尊事贤人良人,有德之士也。”《后汉书·伏隆传》:“任用贼臣,杀戮贤良。”明蒋一葵《长安客话·黄金台》:“百里贤良聚,千秋霸业开。”3.古代选拔统治
【方正】1.指人行为、品性正直无邪。《管子·形势解》:“人主身行方正……行发於身而为天下法式者,人唯恐其不復行也。”《东观汉记·吴良传》:“﹝吴良﹞以清白方正称。”《旧唐书·儒学传上·徐文远》:“文远方正纯厚,有儒者风。”明陈继儒《珍珠船》卷四:“崔遵度性方正,深於琴。”鲁迅《朝花夕拾·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》:“他是本城中极方正、质朴、博学的人。”2.古代制科之一。汉文帝时始诏举“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諫者”,多为举荐;后成为制科之一,如唐有“贤良方正直言极諫科”,清代有“孝廉方正科”,有举荐和自荐之别,先荐,后廷试。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