蛮子导从者谁何释义


【蛮子】古代戎蛮部落的首领。子,爵位名。《春秋·昭公十六年》:“楚子诱戎蛮子杀之。”孔颖达疏:“戎是种号,蛮是国名,子,爵也。”《左传·哀公四年》:“﹝士蔑﹞将裂田以与蛮子而城之。”2.泛指部落首领。唐白居易《蛮子朝》诗:“德宗省表知如此,笑令中使迎蛮子。”参见“蛮氏”。3.旧时泛称某些少数民族或南方人。带有轻视的意思。元马致远《青衫泪》第三折:“老虔婆和那蛮子设计,送到相公一封书,説相公病危死了。”《水浒传》第二九回:“眼见得是箇外乡蛮子,不省得了。”何其芳《七一五团在大青山》:“我不能忘记那些你对我谈雪山、草

【导】〔古文〕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大到切《正韻》杜到切,音盜。《說文》導,引也。从寸道聲。《徐曰》以寸引之也。《周語》人爲導。《註》謂敵國賔至爲先導也。《孟子》君使人導之出疆。又治也。《書·禹貢》導岍及岐,至于荆山。《註》言治山通水也。又通也。《周語》太子晉曰:川氣之導也,疏爲川谷,以導其氣。又《增韻》啓迪也。通作道。《論語》道之以德。又《前漢·文帝紀》道民之路在務本。又簪導。《釋名》簪,兓也,以兓連冠於髮也。導,所以導櫟鬢髮,使入巾幘之裏也。南齊高祖性儉約,見主衣中有玉導,曰:留此是興長敝源。命擊碎之。

【从】《說文》從本字。《陸佃曰》二人向陽爲从,向隂爲比。士之趨嚮,不可不愼。(從)《廣韻》疾容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牆容切,俗平聲。《說文》本作从。相聽也。《書·益稷》汝無面從。《說命》后從諫則聖。又《廣韻》就也。《易·乾卦》雲從龍,風從虎。《禮·曲禮》謀于長者,必操几杖以從之。又《爾雅·釋詁》自也。《詩·小雅》伊誰云從。《箋》言譖我者,是言從誰生乎。《晉書·明帝紀》不聞人從日邊來。又姓。《廣韻》漢有將軍從公。《何氏姓苑》今東筦人。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七恭切,促平聲。《廣韻》從容也。《正韻》從容,舒緩貌。《書

【者】《廣韻》章也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止野切,音赭。《說文》別事詞也。从白聲。,古文旅字。《韻會》今作者。《玉篇》語助也。《增韻》又卽物之辭,如彼者,如此者。《易·乾卦》元者,善之長也。又《增韻》又此也。凡稱此箇爲者箇是也。今俗多用這字,這乃魚戰切,迎也。又《韻補》叶掌與切。《史記·秦始皇紀》人迹所至,無不臣者。《註》索隱曰:者,協音渚。《楚辭·九歌》搴芳洲兮杜若,將以遺乎遠者。時不可以驟得,聊逍遙兮容與。《韻會》者,古文渚字,故从旅聲。後人以者添水作渚,以別者也之者,故者但爲語助。又叶阻可切。《繆襲·挽

【谁何】;哪个。《庄子·应帝王》:“吾与之虚而委蛇,不知其谁何。”宋梅尧臣《风异赋》:“众心惊惶,广衢翳昧,莫辨谁何,执手相对。”清王韬《瓮牗馀谈·田玉梅小传》:“贼援兵麕集,不知杀贼者谁何,大譁,下令闭门,大索三日。”2.盘诘查问。《六韬·金鼓》:“凡三军以戒为固,以怠为败,令我垒上,谁何不絶。”《史记·陈涉世家》:“良将劲弩,守要害之处,信臣精卒,陈利兵而谁何。”司马贞索隐:“音呵,亦‘何’字,犹今巡更问何谁。”唐刘禹锡《管城新驿记》:“谁何宜谨,啟闭宜度。”清姚鼐《议兵》:“今之纷纷而呼於市,而谁何於道路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