描写的对象由边塞过渡到战争释义


【描写】事物的形象表现出来。宋梅尧臣《和杨直讲夹竹花图》:“年深粉剥见墨纵,描写工夫始警俗。”元尚仲贤《柳毅传书》第四折:“向画阁兰堂描写在流苏帐,説不尽星斗文章,都裁做风流话儿讲。”明沉德符《野获编·山人·山人歌》:“赵伯起孝廉长王百穀八岁,亦痛恶王为人,因作《山人歌》駡之,其描写丑态,可谓曲尽。”浩然《艳阳天》第一一一章:“焦振茂少不得又把昨晚上的事儿描写一遍。”

【对象】动或思考时作为目标的事物。赵树理《套不住的手》:“训练的对象虽说是初参加生产的人,可是也有例外。”2.特指恋爱的对方。冰心《我的学生》:“她的男朋友很多,却没听说过有哪一个特别好的。您说的对,她不会在同学中选对象,她一定会嫁给外交人员。”刘绍棠《小荷才露尖尖角》:“如花似玉的一个姑娘,亲娘又是个说媒拉纤的老手,花碧莲却一直没有找到对象。”3.北方方言亦指物色配偶。谷峪《强扭的瓜不甜》:“咱长大自个对象去。”

【由】《廣韻》以周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夷周切《正韻》于求切,音猷。《廣韻》从也。《韻會》因也。《爾雅·釋詁》自也。《註》猶从也。《論語》觀其所由。《註》經也,言所經從。《禮·內則》由衣服飮食,由執事。《註》由,自也。《儀禮·士相見禮》願見無由達。《註》言久無因緣,以自達也。又《博雅》由,行也。《書·微子之命》率由典常,以蕃王室。《禮·經解》是故隆禮由禮,謂之有方之士。《疏》由,行也。又於也。《詩·大雅》無易由言。《箋》由,於也。又《博雅》由,用也。《書·盤庚》冲人非廢厥謀,弔由靈。《註》弔,至,由,用,靈,善也。

【边塞】塞”。边疆地区的要塞。泛指边疆。《史记·三王世家》:“宜专边塞之思虑,暴骸中野无以报。”唐孟浩然《同张明府清镜叹》诗:“寄语边塞人,如何久离别。”明冯梦龙《邯郸梦·闺中闻捷》:“卢郎去后愁无奈,音书断,困守著緑窗青琐,邉塞在天涯。”杨朔《戈壁滩上的春天》:“我又望望车外,一时觉得大路两旁不再是遥远的边塞,好像是树,满是花,满是人烟。”

【过】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古臥切,戈去聲。《玉篇》度也,越也。《正韻》超也。《易·繫辭》範圍天地之化而不過。《禮·檀弓》過之者,俯而就之。《史記·贾生傳》自以爲過之,今不及也。又過失也。《書·大禹謨》宥過無大。《註》過者,不識而誤犯也。《前漢·文帝紀》俱去細過,偕歸大道。又罪愆也。《周禮·天官·大宰》八柄,八曰誅,以馭其過。又責也。《史記·項羽紀》聞大王有意督過之。又卦名。易大過,小過。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古禾切,音戈。《廣韻》經也。《書·禹貢》東過洛汭,北過洚水。又過所也。《釋名》過

【渡】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徒故切《正韻》獨故切,音度。《說文》濟也。《廣雅》去也,通也。又通作度。《前漢·賈誼傳》度江河亡維楫。《集韻》或作。zdic.net汉典

【到】《唐韻》《正韻》都導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刀號切,音倒。《爾雅·釋詁》到,至也。《疏》到者,自遠而至也。《詩·大雅》靡國不到。又姓。《韻會》出彭城楚令尹屋到之後。

【战争】1.民族、国家、阶级、集团之间的武装斗争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以诸侯为郡县,人人自安乐,无战争之患,传之万世。”宋高承《事物纪原·战阵攻守·战争》:“《吕氏春秋》曰:‘蚩尤作兵也,利其械。’未有蚩尤时,民固削林木以战,黄帝与炎帝战於版泉是矣。为战争起於炎黄之际也。”清昭槤《啸亭杂录·傅阁峰尚书》:“时战争连年,虏氛甚恶,穷沙万里,雪没马鼻,行人迷路。”毛泽东《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》第一章第一节:“战争--从私有财产和有阶级以来就开始了的、用以解决阶级和阶级、民族和民族、国家和国家、政治集团和政治集团

关山月其它诗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