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月堂前辊绣毬释义


【明月】1.光明的月亮。战国楚宋玉《神女赋》:“其少进也,皎若明月舒其光。”唐张若虚《春江花月夜》诗:“春江潮水连海平,海上明月共潮生。”刘大白《丁宁·黄昏》:“这秘密的黄昏,一霎时吞了斜阳,又一霎时吞了明月。”2.指明珠。《楚辞·九章·涉江》:“被明月兮珮宝璐。”王逸注:“言己背被明月之珠。”唐李商隐《利州江潭作》诗:“自携明月移灯疾,欲就行云散锦遥。”冯浩笺注:“明月,珠也。”清刘大櫆《祭左和中文》:“捐明月於污瀆兮,余又何憾乎今之世。”3.喻泪珠。唐孟郊《连州吟》之三:“开缄白云断,明月堕衣襟。”4.下一个

【堂前】前面。汉无名氏《艳歌行》:“翩翩堂前燕,冬藏夏来见。”晋陶潜《归园田居》诗之一:“榆柳荫后簷,桃李罗堂前。”唐杜甫《又呈吴郎》诗:“堂前扑枣任西邻,无食无儿一妇人。”2.正厅。唐朱庆馀《近试上张籍水部》诗:“洞房昨夜停红烛,待晓堂前拜舅姑。”《清平山堂话本·快嘴李翠莲记》:“﹝翠莲﹞泡了一盘茶,托至堂前,摆下椅子,走到公婆面前,道:‘请公公、婆婆堂前吃茶。’”鲁迅《故事新编·奔月》:“羿又在房里转了几个圈子,走到堂前,坐下,仰头看着对面壁上的彤弓、彤矢、卢弓、卢矢、弩机、长剑、短剑。”3.代指母亲。《宋史

【辊】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古本切,音袞。《說文》車轂齊等貌。《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》望其轂,欲其輥。《六書故》輥,轉之速也。又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戸袞切,音渾。義同。 俗作。

【绣毬】名“粉团”、“八仙花”。落叶灌木,叶青色。夏季开花,成五瓣,簇聚呈球形,色白或淡红,甚美丽,为著名观赏植物。见《广群芳谱·花谱十七·雪毬》。唐元稹《六年春遣怀》诗之七:“童稚痴狂撩乱走,绣毬花仗满堂前。”《醒世恒言·灌园叟晚逢仙女》:“玫瑰杜鹃,烂如云锦,绣毬郁李,点缀风光。”2.用五色丝绸扎成的球状物。古代宫廷乐队舞蹈用的道具。亦用作女子居室或床上的装饰品。《宋史·乐志十七》:“三曰抛毬乐队,衣四色绣罗宽衫,繫银带,奉绣毬。”宋赵令畤《侯鲭录》卷二:“余少从李慎言希古学,自言昔梦中至一宫殿,有仪卫,中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