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朝奖廉退释义


【清朝】清晨。三国魏阮籍《咏怀》之七八:“清朝饮醴泉,日夕栖山岗。”宋苏辙《僧伽塔》诗:“方丈近闻延老宿,清朝留客语逡巡。”明唐寅《白发》诗:“清朝揽明镜,元首有华丝。”清明的朝廷。《后汉书·列女传·班昭》:“吾性疏顽,教道无素,恒恐子穀负辱清朝。”唐罗隐《中元甲子以辛丑驾幸蜀》诗之二:“敢恨甲兵为弃物,所嗟流品误清朝。”宋苏轼《故李承之待制之六丈挽词》:“清朝竟不用,白首仍忧时。”明刘基《拟连珠》之六八:“舞法之吏,不乐清朝。”

【奖】《廣韻》卽兩切,音槳。《玉篇》助也,成也,欲也,譽也,嗾犬厲之也。今作。《廣韻》說文本作。《集韻》从大作奬。詳大部奬字註。

【廉】〔古文〕磏槏《唐韻》力兼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離鹽切《正韻》力鹽切,音匳。《說文》仄也。《儀禮·鄕飮酒禮》設席於堂廉東上。《註》側邊曰廉。《前漢·賈誼傳》廉遠地則堂高。《註》廉,側隅也。又《釋名》斂也,自檢斂也。又《玉篇》淸也。《廣韻》儉也。《周禮·天官·小宰》以聽官府之六計,弊羣吏之治。一曰廉善,二曰廉能,三曰廉敬,四曰廉正,五曰廉法,六曰廉辨。《註》旣斷以六事,又以廉爲本。《疏》廉者,潔不濫濁也。又《玉篇》棱也。《書·臯陶謨》而廉。《傳》性大而有廉隅。《禮·儒行》砥礪廉隅。又察也。《後漢·魯恭傳》袁安使仁

【退】〔古文〕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吐內切,推去聲。《玉篇》郤也。《禮·表記》君子三揖而進,一辭而退,以遠亂也。《左傳·僖二十五年》退一舍而原降。又《玉篇》去也。《老子·道德經》功成名遂身退,天之道也。又遜讓也。《禮·曲禮》君子恭敬撙節退讓以明禮。《後漢·鍾皓傳》好學慕古,有退讓風。又進退人才,猶言用舍也。《禮·檀弓》君子進人以禮,退人以禮。又返也。《屈原·離騷》退將復修吾初服。《前漢·董仲舒傳》臨淵羨魚,不如退而結網。臨政願治,不如退而更化。又如柔貌。《禮·檀弓》其中退然如不勝衣。又《正字通》吐困切。與褪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