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公占上腴释义


【王公】1.天子与诸侯。《易·坎》:“王公设险,以守其国。”《周礼·考工记序》:“坐而论道,谓之王公。”郑玄注:“天子,诸侯。”《国语·周语中》:“王公立飫,则有房烝。”韦昭注:“王,王子;公,诸侯也。”2.被封为王爵和公爵者。亦泛指达官贵人。唐韩愈《荆潭唱和诗》序:“至若王公贵人,气满志得,非性能而好之,则不暇以为。”清凌扬藻《蠡勺编·印章》:“迨时易代迁,即王公将帅之章,得其文者,或未注视。”3.犹王事。指文王的功业。公,通“功”。《诗·大雅·文王有声》:“王公伊濯,维丰之垣。”郑玄注:“公,事也。”朱熹集传

【占】《唐韻》職廉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之廉切,音詹。《說文》視兆問也。从卜口。《徐曰》會意。《易·繫辭》以卜筮者,尚其占。又《爾雅·釋言》隱占也。《疏》占者,視兆以知吉凶也。必先隱度,故曰隱占也。又《玉篇》也。《揚子·方言》視也。《韻會》凡相謂之占。占亦瞻也。又《唐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章豔切,音。《廣韻》固也。《韻會》固有也。《增韻》擅據也,著位也。《前漢·宣帝紀》流民自占八萬餘口。《王安石詩》坐占白鷗沙。又《韻會》隱度其辭,口以援人曰口占。《後漢·遵傳》遵常召善書吏於前,治私書謝親故,馮几口占書

【上腴】最肥沃的土地。《后汉书·班固传》:“华实之毛,则九州之上腴焉。”《新唐书·太平公主传》:“田园徧近甸,皆上腴。”清赵翼《过青田访刘诚意故居》诗:“厥土乃上腴,亩岁收二石。”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