雁塞月阴青燐淡释义


【雁塞】塞”。山名。《初学记》卷三十引南朝齐刘澄之《梁州记》:“梁州县界有鴈塞山,传云此山有大池水,鴈栖集之,故因名曰鴈塞。”其地当在今陕西汉中一带。亦作“鴈塞”。泛指北方边塞。唐杨炯《原州百泉县令李君神道碑》:“山连鴈塞,野接龙坰。”宋裴湘《浪淘沙·并门》词:“雁塞説并门,郡枕西汾,山形高下远相吞。”

【月阴】亦称“月雌”。农历以十二地支纪月的别名。地属阴,故名。《尔雅·释天》:“正月为陬,二月为如,三月为寎,四月为余,五月为皋,六月为且,七月为相,八月为壮,九月为玄,十月为阳,十一月为辜,十二月为涂:月名。”郭璞注:“皆月之别名。”据邢昺疏:月阴别名可与月阳别名配合称月。如正月得甲,可称毕陬;二月得乙,可称橘如。馀月类推。《史记·历书》“月名‘毕聚’”唐司马贞索隐:“谓月值毕及陬訾也。毕,月雄也。聚,月雌也。”《尔雅·释天》“月在甲曰毕”清郝懿行义疏:“月雄、月雌,即月阳、月阴也。毕陬乃以月阳配月阴,十二月皆

【青燐】见“青磷”。

【淡】《廣韻》《正韻》徒覽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杜覽切,音啖。《說文》薄味也。《急就篇註》平薄謂之淡。《史記·叔孫通傳》呂后與陛下攻苦食啖。《註》啖,亦作淡。《如淳曰》食無菜茹爲淡。又甘之反也。《禮·表記》君子淡以成,小人甘以壞。又《廣韻》徒敢切,音噉。淊淡,水滿貌。《前漢·揚雄傳》秬鬯泔淡。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正韻》以冉切,音琰。澹淡,水播蕩貌。《枚乗·七發》湍流遡波,又澹淡之。又隨風貌。《司馬相如·上林賦》隨風澹淡。又淡淡,安流平滿貌。《宋玉·高唐賦》潰淡淡而入。又《廣韻》《集韻》徒甘切,音談。水貌也。或作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