参错吐忠荩释义


【参错】1.参差交错。汉董仲舒《春秋繁露·玉杯》:“《春秋》论十二世之事,人道浹而王道备,法布二百四十二年之中,相为左右,以成文采。其居参错,非袭古也。”北魏郦道元《水经注·温水》:“林棘荒蔓,榛梗冥鬱,藤盘筀秀,参错际天。”宋陆游《镇江府城隍忠祐庙记》:“至于流徙蔽野,兵民参错,而居处弗惊,疾癘以息。”冰心《寄小读者》十一:“凄清的新月,射到我的床上。瘦长的载霜的白杨树影,参错满窗。”2.犹错乱。《宋书·礼志一》:“诸议所据各参错,若阳祀用騂,阴祀用黝、復云祭天用玄,祭地用黄,如此,用牲之义,未为通也。”唐颜真

【吐】《唐韻》《正韻》他魯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統五切,音土。《說文》寫也。《玉篇》口吐也。《詩·大雅》柔則茹之,剛則吐之。《左傳·僖六年》若晉取虞,而明德以薦馨香,神其吐之乎。《史記·魯世家》周公一飯三吐哺。又《增韻》出也,舒也。《前漢·劉向傳》發明詔,吐德音。《唐書·房琯傳》辭吐華暢。又姓。《正字通》隋將軍吐萬緒。又複姓,後魏有吐奚、吐難、吐萬氏。又《廣韻》湯故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土故切,音兔。《廣韻》歐也。

【忠荩】诚。《三国志·蜀志·董和传》“后从事於伟度”南朝宋裴松之注:“﹝伟度﹞为亮主簿,有忠藎之效,故见褒述。”唐钱起《送毕侍御谪居》诗:“忠藎不为明主知,悲来莫向时人説。”明王玉峰《焚香记·赴任》:“须补报君恩,尽忠藎,安黎庶。”聂绀弩《古时候的公务员》:“君主需要臣仆的忠荩,远过于需要他的良心与智慧。”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