驰义同轨辙释义


【驰义】驱驰而来。指归顺,臣服。《汉书·陈汤传》:“呼韩邪单于见郅支已诛,且喜且惧,乡风驰义,稽首来宾。”颜师古注:“驰义,慕义驱驰而来也。”《三国志·魏志·陈留王奂传》:“兴首向王化,举众稽服,万里驰义。”明王世贞《戚大将军入帅禁旅枉驾草堂赋此赠别》诗:“南中旧部思驰义,塞上新城喜受降。”典

【同轨】车辙宽度相同。《礼记·中庸》:“今天下车同轨,书同文,行同伦。”2.引申为同一、一统。《汉书·韦玄成传》:“四方同轨,蛮貊贡职。”颜师古注:“同轨,言车辙皆同,示法制齐也。”《资治通鉴·齐武帝永明十一年》:“承平之主,所以不亲戎事,或以同轨无敌,或以懦劣偷安。”胡三省注:“天下混一,则车同轨·书同文。”清王韬《亚洲半属欧人》:“如图富强之术,而使东西之同轨合辙者,要不外乎此。”3.指古代华夏诸侯国。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:“天子七月而葬,同轨毕至。”杜预注:“言同轨,以别四夷之国。”汉班固《白虎通·崩薨》:“

【辙】《廣韻》《集韻》《韻會》《正韻》直列切,音徹。《說文》迹也。《增韻》車輪所碾迹也。餘詳前軌字註。◎按《莊子·人閒世》螳蜋怒臂以當車轍。別作軼。《淮南子·道應訓》絕塵弭轍。別作。《史記·平傳》門外多長者車轍。別作徹。古字多通用,不必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