淫辞谋劓刖释义


【淫辞】词”。1.邪僻荒诞的言论。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“詖辞知其所蔽,淫辞知其所陷。”赵岐注:“有淫美不信之辞。”《孔丛子·连丛子上》:“忿俗儒淫辞冒义,有意欲校乱反正,由来久矣。”唐柳宗元《乞巧文》:“汝唯知耻,諂貌淫词。”张通典《舜水先生祠落成敬赋》诗:“致用经术昌,正俗淫词放。”2.放荡猥亵的言词。南朝梁刘勰《文心雕龙·乐府》:“若夫艳歌婉孌,怨志詄絶,淫辞在曲,正响焉生?”唐元稹《楚歌》之四:“襄王忽妖梦,宋玉復淫辞。”《儿女英雄传》缘起首回:“篇中立旨立言虽然无当於文,却还一洗秽语淫词,不乖於正。”

【谋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莫浮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迷浮切,音牟。《說文》慮難曰謀。《爾雅·釋言》心也。《註》謀慮以心。《廣雅》議也。《玉篇》計也。《字彙》咨難慮患曰謀。《易·訟卦》君子以作事謀始。《疏》凡欲興作其事,必先謀慮其始。《書·洪範》聰作謀。《傳》度也。《詩·小雅》周爰咨謀。《傳》咨事之難易爲謀。《左傳·宣十四年》貪必謀人。《疏》計謀也。又《襄四年》咨難爲謀。《註》問患難也。《前漢·藝文志》權謀者,以正守國,以奇用兵。《晉書·法志》二人對議謂之謀。又謀面。《書·立政》謀面用丕訓德。《傳》謀面者,謀人之面貌也。

【劓刖】1.割鼻断足。《资治通鉴·唐宣宗大中四年》:“杀其丁壮,劓刖其羸老及妇人,以槊贯婴儿为戏。”《宋史·吕公著传》:“有欲復肉刑者,议取死囚试劓刖。”2.危殆不安貌。汉王符《潜夫论·梦列》:“倾倚徵邪,劓刖不安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