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藏之藏释义


【白藏】天。秋于五色为白,序属归藏,故称。《尸子·仁意》:“春为青阳,夏为朱明,秋为白藏,冬为玄英。”南朝梁萧统《玄圃讲》诗:“白藏气已暮,玄英序方及。”《周书·武帝纪下》:“今白藏在辰,凉风戒节,厉兵詰暴,时事惟宜。”唐魏徵《五郊乐章·白帝商音》:“白藏应节,天高气清,岁功既阜,庶类收成。”2.仓库名。《文选·左思<魏都赋>》:“白藏之藏,富有无隄,同賑大内,控引世资。”刘良注:“白藏库在西城下,有屋一百七十四间。《尔雅》曰:‘秋为白藏。’因以为名也。”3.晋宫中阁名。《太平御览》卷一八四引《晋宫阁名》:“洛阳

【藏】〔古文〕匨《唐韻》昨郞切《正韻》徂郞切,音鑶。《說文》匿也。《易·乾·文言》潛龍勿用,陽氣潛藏。又蓄也。《易·繫辭》君子藏器于身,待時而動。又兹郞切,音臧。草名。《司馬相如·子虛賦》其埤濕,則生藏莨、蒹葭。《註》藏莨,草中牛馬芻。又才浪切,音臓。《禮·月令》謹蓋藏。《晉語》文公之出也,豎頭須,守藏者也,不從。又與臓通。《周禮·天官·疾醫》參之以九藏之動。《註》正藏五,又有胃、膀胱、大腸、小腸。《疏》正藏五者,謂心、肝、脾、肺、腎,氣之所藏。《白虎通》人有五藏六府,何法,法五行六合也。 《說文》《漢書》通用

【之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《正韻》止而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眞而切,音枝。《說文》出也,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有所之。一者,地也。《玉篇》是也,適也,往也。《禮·檀弓》延陵季子曰:若氣,則無不之也。又於也。《禮·大學》之其所親愛而辟焉。《註》之,適也。《朱傳》猶於也。又語助辭。《書·金縢》禮亦宜之。《禮·文王世子》秋冬亦如之。《正字通》凡之字,或句中,或語尾,或層出。如毛詩我之懷矣,共武之服,及女曰雞鳴章知子之來之,六句九之字,常華章左之左之,六句八之字,可以例推。又此也。《詩·周南》之子于歸。《註》之子,是子也。又變也。《

三都赋其它诗句

&lt
&lt
&lt
&lt
#9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