徽帜以变释义


【徽帜】同“徽识”。1.《汉书·王莽传上》:“其改正朔,易服色,变牺牲,殊徽帜,异器制。”颜师古注:“徽帜,通谓旌旗之属也。”《文选·左思<魏都赋>》:“徽帜以变,器械以革。”张载注:“《礼记》曰:‘圣人南面而治天下,改正朔,易服色,殊徽号,异器械。’”鲁迅《南腔北调集·<竖琴>前记》:“然而,单说是‘爱文学’而没有明确的观念形态的徽帜的‘绥拉比翁的兄弟们’,也终于逐渐失掉了作为团体的存在的意义,始于涣散,继以消亡。”参见“徽号”、“徽识”。2.泛指标志。

【以】〔古文〕《韻會》《正韻》養里切,怡上聲。爲也。《論語》視其所以。又因也。《詩·邶風》何其久也,必有以也。《左傳·昭十三年》我之不共,魯故之以。《註》以魯故也。《列子·周穆王篇》宋人執而問其以。又用也。《論語》不使大臣怨乎不以。又《左傳·僖二十六年》凡師能左右之曰以。《易·師卦》能以衆正。又《詩·周頌》侯彊侯以。《註》彊民有餘力來助者,以閒民轉移執事者。又同已。《孟子》無以,則王乎。又古以與聲相通。《禮·燕禮》君曰:以我安。《註》猶與也。《魏書·李順傳》此年行師,當克以不。《韓愈·剝啄行》凡今之人,急名以官

【变】〔古文〕《唐韻》祕戀切《廣韻》彼眷切。《集韻》《韻會》彼卷切,鞭去聲。《說文》更也。《小爾雅》易也。《廣韻》化也,通也。《增韻》轉也。《正韻》攺也。《易·乾卦》乾道變化。《易解》自有而無謂之變,自無而有謂之化。《禮·王制》一成而不可變。《註》更也。《周禮·夏官·司爟》四時變國火,以救時疾。《註》變,猶易也。《前漢·循吏傳》漢家承敝通變。又動也。《禮·檀弓》夫子之病革矣,不可以變。《註》變,動也。《荀子·議兵篇》機變不張。《註》謂器械變動攻敵也。又權變。《前漢·魏豹傳贊》張耳、韓信皆徼一時之權變,以詐力成功

三都赋其它诗句

&lt
&lt
&lt
&lt
#91